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09/12/18 11:40:00|点击数:

进化与对话: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到“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巴 胜 超1 , 彭 兆 荣2
        摘要:由进化论思潮的流变所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论,在“后现代转向”中面临着理论困境和表述危机,而由后现代转向的解构性生发的反思与讨论,使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在对旧有进化模式的省思中,具有新的理论转向的路径——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学理建构和理论表述,形成了一个需要引起学界关注的范式。
彝族火把节的“文本”重构与文化表征
甘 代 军
  摘要: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其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表现出地域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征。在社会变迁的历程中,彝族火把节形成了两个内涵与意义各不相同的节日“文本”:在乡间,有一个表征彝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原生性“文本”;随着现代旅游文化向民族地区的挺进,这一“文本”由当地政府“搬演”到城市中,重构出一个新的火把节“文本”。这一新 “文本”的构建既深刻地表征着文化客体(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中心化漂移”,又表征着文化主体(彝族社会)的文化自觉,因而火把节成为了一个极富包容性的符号象征体系。
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
 杨 福 泉
  摘要:“祭天”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和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丰富的东巴经典籍和民族志资料证明,祭天是纳西人族群认同和社会群体认同的标志,是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整合而成的一个祭仪,它体现了纳西人重母系祖先的古代文化特点及其与分布在“藏彝走廊”的藏缅语族诸多民族“贵妇人,党母族”古风的相互关系。
回族寺坊组织运行及其影响
马 小 华
  摘要:寺管会作为维系回族寺坊运转的核心组织,对其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寺坊在获取多种运转所必须的各种物资、声誉和威望后,主要用于清真寺学员的吃、住、清真寺阿訇的工资、清真寺的杂项支出,以及与其它寺坊之间关系上的走动、一些宗教活动的举办等。在寺管会运行正常的时候,其财务状况良好,人员比较稳定。但在失调的时候,则正好相反,会造成阿訇的提前离任、清真寺运转困难、寺管会本身的解体、寺坊成员的宗教积极性受到打击等负面影响。
民族主义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侯 万 锋
  摘要: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仅是民族主义的核心,而且是推进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进程中必须直面的一对基本关系。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影响是双重的:其统一功能既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构建,又捍卫了这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利益;而民族分离、分裂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是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最大威胁。因此,应抑制和消解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引导其积极发展,推进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理论视域
叶 海 涛1, 陈 培 永2
  摘要: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理论文本有着浓厚的生态学意蕴,存在着一条明晰的生态思想发展线索:从早期突破自然主义传统,赋予自然概念以“社会-历史”性质,到中后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视域由此得以放大,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关系,探究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变革方案,从而克服了其他生态理论的种种局限,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罗尔斯政治哲学的范式转换
孙 小 龙
  摘要: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为了解决多元文化冲突下的民主社会的稳定性问题,将《正义论》中提出的公平正义观念由一种广泛性学说转换为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这一政治的正义观念作为认可不同理性的广泛性学说的公民的重叠共识核心,规范社会的基本结构,引导宪法根本和基本正义问题讨论。这种转换体现了从奠基于形而上学的政治哲学向奠基于社会政治实践的政治哲学的范式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自由与权威之间——对霍布斯政治哲学的一种解释
段 保 良
  摘要: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本图示是:个人在善恶、道德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对暴力横死的恐惧唤醒人类的理性,人类因而发现自然法的教诲,在其指引下走出自然状态。人们一旦建立国家,将自身置于主权者的统治之下,就有服从主权者意志、遵守法律的义务,因之丧失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获致和平共存与国法保护下的臣民自由。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个人主义和现代国家理念,奠定了自由主义传统的基础。
精神分裂的漫游:
德勒兹欲望政治学的“域外之境”
余 乃 忠
  摘要:“欲望机器”作为德勒兹与伽塔里的“元哲学”,似乎要在超验场域与经验现象之间不可弥合的断裂中顿起一股“抽象风暴”。游牧式的精神漫游,企图成为化解资本主义危机的丝绸之路。但是,精神分裂的“域外之境”,并没有冲破福柯的“疯癫”式牢笼,也没有摆脱传统哲学的二元构置,更没有越出马克思的生产之境,仅仅是越狱式政治哲学的一点歧义体验。
领袖权威与制度成长:基于互动的视角
杨 建 党
  摘要:领袖与制度存在互动关系。领袖对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预见制度需求、定向制度价值、传播制度理念、开启制度运行、维护制度文本、调适制度实践等;制度对领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维护领袖权威、保障权力行使、制约权力失范、型塑政治性格等。领袖与制度关系的趋向是:领袖对制度的能动作用不断减弱;制度对领袖的规范作用逐步增强。领袖与制度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再论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维度
刘 爱 莲, 彭 恩 胜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中,使不同社会阶层人员信仰、接受、理解、知晓或不背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但理论形态的非彻底性、部分党员干部行为的失范性、宣传教育工作的低效性、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性等因素影响了人们信仰、接受、理解、知晓或不背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此,必须深入剖析这些因素,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前提条件。
论全球化过程中的责任大国
魏 青 松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责任大国的经济和政治对地区或全球的影响都比较大,它参与或主导制定区域性或全球性规则,而且,其独立性倾向和依赖性倾向同样明显。中国可以从提升政府竞争力、平衡和引导国内力量、恰当处理利益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协调与地区性或跨国性组织的行动等方面着手,进行战略分析和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有效掌控舆论宣传的启示
张 艳 梅1, 安 平2
     摘要:西方国家一贯重视舆论宣传,在使用硬性手段控制宣传的同时,也侧重软性控制。如通过新闻发言人、政治人物的影响力以及传媒公司等手段实施有效控制。西方国家控制宣传的措施尤其是软性控制措施值得我们借鉴,这对于我们不断提高宣传管理水平、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性研究及其评价
李 艳1, 罗 小 川2
  摘要:中国学者在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对其核心概念和理论作了扩展和创新,并作出本土化的尝试。在补充和发展该理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近期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雷 勇1, 杨 昕2
  摘要:自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以来,学界对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和讨论,分别就社会建设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关系、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关系、社会建设与政府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建设问题等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实践起到了推动与促进作用 。
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制定的若干因素
杨 琼 瑛
  摘要: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制定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因素、公众参与因素、城乡二元结构因素、消费文化因素和不同阶层的需求等。
2007年民生与文化民生效应试析
王 亚 南
  摘要:如果经济增长不以推进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只有经济增长转化为必要的民生保证,带来了以民生衡量的经济社会协同进步才可言“发展”。人均收入、总消费和积蓄的城乡差距势必要对民生效应打下折扣,也许还应当对已经实现的GDP加以扣除,从而形成一种“民生GDP”折算。文化民生既是整个民生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整个民生的重要衡量指标,各地文化民生效应权衡数值也可以用来对其文化产业增加值打折扣。
社区公民参与特殊性之内外审视 ——基于治理视阈
徐 善 登
  摘要:近年来,“社区自治”、“社区治理”两个概念在学术界被频繁使用,也体现了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着“社区自治”和“社区治理”两种主张之争。实际上,社区治理更符合中国的现状,它要求重视公民的作用,但公民参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因而对公民参与特殊性进行外内部的审视,应该能推进社区治理向前发展:从社区参与的外部视角审视,社区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载体,即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自治组织,但不能仅仅是惟一的自治组织;从内部视角审视,内部参与将促使社区逐渐摆脱政府控制,培养公民精神,有利于促进社区公民社会的发展。
科技背景下宗教存在的基础和依据
孙 长 虹, 陈 爱 华
  摘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宗教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宗教具有不可证伪性,宗教对科学认识活动具有积极影响,认知的遗传性和相互影响性,认识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宗教更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论依据:宗教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宗教为伦理道德提供依据和保障,宗教信仰上的博弈。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成果,都源出于人类的需要,关系到人类发展的走向和命运。
中国宪法文本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原因探析
沈 寿 文
  摘要:围绕我国宪法文本是否应当规定公民的义务,学术界出现了赞成说和反对说两种对立观点。分析两种对立观点的立论依据,可以揭示出宪法文本中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另一种原因:即为了防止国家(政府)暴政,在宪法中规定公民义务的目的是避免国家毫无限度地通过立法对人民科处义务。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义务的规定背离了近代宪法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这一初衷,导致这种思路主要是宪法的泛政治化以及将宪法混同于普通法律。
公共选择理论与财政政治学的形成与兴起
边 明 社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作为一门具有突出特征的“方法论学科”,公共选择理论对传统政治学和财政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了财政学和政治学的融合,促进了财政政治学的形成与兴起。
新自由主义范式与美国经济危机
刘 静
  摘要:新自由主义范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得到迅速的推广,曾对其推崇备至的美国更是将其作为治国方略应用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并试图将这一模式向全球推广,然而2008年由美国金融界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得新自由主义者原本高调倡导的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政策变得脆弱不堪。新自由主义范式在美国将走向式微,其他国家经过此次危机,也会思考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再简单照搬崇尚新自由主义的美国模式。同时,经过成功实践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将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再创新的现实必然性与路径依赖
王 武 瀛
  摘要: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的历史演进性是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改造的统一;其再度创新的现实必然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再度创新的路径依赖性依然是以农业期望潜在利润和报酬递增为动力的制度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
王 文 军
  摘要:随着我国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低碳经济是以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范式,这种“立体式”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是对循环经济的改进、深化和创新,而技术、制度与公众参与是其体系开发的主要内容;要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就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研发力度、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整合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传导机制的政策启示
白 千 文
  摘要:马克思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具有多角度分析和侧重“经济危机”阶段的特点,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整个经济周期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相辅相成,只是受技术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总供给的变化更剧烈,从而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整合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传导机制不仅是完善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增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说服力的需要,也是揭示马克思缓解经济波动思想的前提,我们完全可以从马克思对经济波动成因的分析中总结出缓解经济波动的对策。政府缓解市场经济波动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尽量缩小社会供给对社会需求的偏离,并尽量减少社会需求的波动幅度。
国有企业高管激励中的契约选择:隐性契约与显性契约
李 敬 湘, 张 衔
  摘要:目前,在中国国有企业高管的委托代理契约中,主要采取隐性激励契约而非显性契约。但有效的隐性契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保护交易各方的利益。比较而言,隐性契约和显性契约各有优缺点。就我国国有企业而言,隐性契约为主的激励契约不能有效地防止委托代理双方的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以显性契约为主、隐性契约为辅,能更好地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是未来国有企业契约选择发展的趋势。必须将控制权收益中合理的部分纳入显性契约,同时明确禁止侵占、转移国有资产。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分析与优化对策
杨 至 炜, 唐 青 生
  摘要:长期以来保险资金的投资过度集中于纯金融产品,对信用良好且收益有保障的基建类资产投资偏于保守。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种机遇;我国保险公司应总结自身投资结构的问题并吸取AIG的经验教训,进行多元化投资以降低系统风险。在国家大力展开基建投资时期,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经营的需要来选择基础设施资产,以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加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境外替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李 向 春1, 辉 国 政2
  摘要:中国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的替代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被肯定为“全球禁毒史上的创举”。但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替代发展正面临着受国际关系和国家力量制约的困境。应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采取相关的对策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层面上提升替代发展的国际战略地位,将其纳入国际合作开发总体框架,签订中缅、中老替代合作发展协议;在国内层面上着重制定替代发展规划,促进管理规范,加大替代发展的投融资力度,完善入境免税、通关便利政策,做好通道建设,提升替代发展结构层次,加强替代企业的自身建设以提高带动能力。
唐宋大赦功能的传承演变
戴 建 国
  摘要:唐宋时期制定的赦书是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事实上的一种法律形式。唐安史之乱后,申禁处分成为大赦的一项重要内容。入宋以后,唐大赦的申禁职能被传承了下来,但大赦的申禁功能有所减弱,这与宋代中央专制集权统治得以强化不无关系。始于武则天的南郊和明堂大赦制度,经过五代发展,到了宋代,进一步完善和固定化。大赦令具有巨大的政策包容性,承载了国家重大政策信息的发布重任,是唐以来国家运行机制的一个显著变化。
宋代路级机构在地方政务管理中的分工与合作
王 晓 龙
  摘要:宋代统治者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首次在路这一高层政区设立多个互不统属的机构,如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等,它们共同掌管一路内的各项事务。在处理地方日常事务时,路级机构间存在一定的职责分工,而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路级机构间又必须紧密联系、合作共事。宋代路级机构在地方政务中的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宋代地方事务处理的专业化,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权力的分散与交叉也有效防范了地方分裂割据,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地区性初级统一为全国大统一奠定基础——论南诏大理国的历史作用
郭 家 骥
  摘要:南诏大理国是云南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方面由于唐宋王朝中央错误的治滇政策导致了南诏大理国与中央王朝长达5个世纪的分立割据;另一方面南诏大理国又实现了云南的地区性初级统一,为元代更高层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文学选刊与当代文学运行机制
罗 执 廷
  摘要:《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文学选刊在当代文学的传播、评价、生产引导机制中居有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地位。它们主导着当代文学的大众传播,它们居于当代文学评价等级的高端并领导着其他文学评价活动,它们引导着作家的创作,影响着原创性期刊、图书出版等文学生产机构的活动。这使得选刊这种媒体及其活动,成为当代文学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纽结点。
文学史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
颜 水 生  
  摘要:在文学史研究中,为了实现先在的文学史观念,现代性问题被遮蔽了。模糊性、二重性及反思性是现代性的固有机制,中国现代性具有自己的特征。现代性与现代中国文学具有融合的一面,文学自我批判和反思性的丧失使现代中国文学与现代性存在着裂隙。现代性文学史观的提出改变了文学史写作的局面,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方言文学语言 ——论清末民初文学语言建构中的若干逻辑
邓 伟
  摘要:在晚清语言文字的变革中,以民族共同语为目标的国语运动得到开展,并显现出大致与之同时进行的白话文运动的互动问题:即现代白话书面体系的转型中包含着语音统一的问题,语音统一也需要合适的书面书写系统。但是在清末民初还远谈不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方言问题在文学语言建构中产生了不同的思路,同时也初步表明超越方言的共同语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基础的选择。
(杜雪飞 提供;责任编辑:温 曼)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