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09/12/18 10:54:00|点击数:
民族识别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诺人识别50年的历史哲学视角
杜 玉 亭
摘要:基诺族的识别经历了曲折过程,可以被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例,原因在于:其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又对它进行了根本性修正;其二,历史意义巨大而深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囯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桥梁。
历史脉络中的民族认同——以阿佤山汉族移民认同的变迁与佤族的互动为例
白 志 红
摘要:近代部分史料中对阿佤山汉族移民的记载,证明佤族这个民族分类并非客位的分类,而是该群体成员与周围其他民族互动并确认的结果,是他们民族意识的表达。在复杂的民族环境中,阿佤山汉族仍为与佤族保持民族界限、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努力,尽管明清以来阿佤山汉族普遍“夷化”,今日阿佤山汉族却有坚守汉族身份和“变成”佤族两种不同的结果。最后,湖广寨的佤汉区分以及村民们所表达的民族意识,表明西方学者仅以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为界来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具有一定局限性。民族识别将“佤族”这个历史上已有的民族分类合法化,而没有将客位的官方分类强加于人。
论白族甲马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李 福 军
摘要:白族甲马,又叫“甲马纸”,也称纸马、神马,是民间在祭祀或敬鬼神时使用的一种木刻版画,以造型生动粗犷、雕刻刀法成熟老辣、稚拙厚重、风格朴素著称。白族甲马在体现原始宗教中的祭祀功能的同时,把环境物化为图像的民间艺术样式,折射出一种群体性情感和观念。
中国影视人类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述评
徐 菡
摘要:中国影视人类学已有50年的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影视人类学的内涵和意义、画面语言与文字语言孰轻孰重、拍摄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人类学影片真实性等问题是以往理论研究的焦点,对它们的梳理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藏族服饰的区域特征探析
李 玉 琴
摘要:藏族服饰可分为13大类型,藏族服饰综合性区划是服饰分类与地域分布结合的结果,而以历史地理区域为基础的文化区具有统摄性和包容性,并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密切,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其中心区域的服饰文化一致性突出,过渡区域的服饰文化变异大,种类也较多,边缘区服饰呈现出多元性和融合性。
公共危机治理网络视阈下的政府间关系
刘 霞, 严 晓
摘要:在由多元主体共同构成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中,政府仍然是其中对资源和权力进行权威配置的核心主体。从战略高度调整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中政府间关系的核心与前提则在于重构以政府为核心、各参与主体的权力-责任分配机制,实行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权力分配体制,形成常态管理和危机预警、恢复阶段彼此间共享权力、分担风险与战时集中决策、统一指挥并存的权力分配格局。
“后农业税时代”乡镇结构与功能变革之分析
谢 新 松
摘要:农业税取消后,中国农村步入了“后农业税时代”,财政压力迫使乡镇体制进入强制性制度变迁轨道。现行的乡镇政权体制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后农业税时代”乡镇结构与功能应进行变革。在变革路径上,“帕累托改进”是改革路径设定的理论基础,乡镇有限自治是改革路径的一种构想,同时,在乡镇有限自治模式下,必须科学定位乡镇政府职能。
“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
唐 绍 洪1, 刘 屹2
摘要:乡村治理在客观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乡村治理的主体是谁的问题却没有标准的答案,是乡镇政府?是村民群众?还是乡村精英?或者是几者的结合?研究者们见智见仁。在我国农村应倡导“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一是乡镇政府不再作为惟一的治理主体和权力中心,但又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治理主体;二是村民组织和村民代表等可以作为独立的主体;三是乡村精英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范 旭 斌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利益,尤其是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需要立法、行政、司法保障,即立法者对此做出概括性规定,并通过宪法解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在具体立法中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行政机关依据正当程序对此进行具体的判断;在出现纠纷时启动司法程序,由法院针对个案中的具体事实,进行最后的确认。
“行动”与“结构”的双重视角:对中国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
柳 建 文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行动者视角看,“流言与暗示”、“话语意识与共意达成”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触发及动员过程;从社会政治结构视角看,社会结构紧张与利益表达渠道的相对封闭形成了群体性事件的结构性张力。同时,“行动”与“结构”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在事件的触发和演变过程中,结构压力不断显现出来;另一方面,“行动”推动了“结构”变化和制度变迁。
公众意见在西方民主中的角色:历史与分歧
王 行 宇
摘要:公众意见在民主社会中的角色问题既是民主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引发广泛分歧的问题。以现代的民意调查为分界点,可以将这场争论划分为古典和现代两个时期。从公众意见的可欲性和必要性两个维度,可将古典争论分为悲观主义、实用主义和乐观主义三个流派;从民意调查反映公众意见的有效性和制约政治权力的有效性两个维度,可将现代的争论分为平民主义、批评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流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意涵
王 增 智
摘要:具有继往开来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意涵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深刻蕴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这一深刻意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中国独特性;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性。
“现代性”视阈中的时间之维
卢 迎 伏
摘要:当西方进入“合理性”的现代社会后,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体的时间体验感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前现代人的“静态—过去/现在取向”的时间意识转变为现代人的“动态-未来取向”的时间意识。“现代性”时间观的产生主要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一是人类对“时间”概念本身的理解之变化所奠定的内在逻辑基础,即时间由“外在”进入“内在”;二是“现代”社会诸方面的外在环境更会使人类对时间的体验随之变迁。
科学哲学:从表征走向实践
刘 鹏
摘要:在科学观问题上,科学哲学中存在着两条进路:第一是表征主义进路,其特征是将科学视为表征,因此,其主要任务是为这种表征寻找一个基础,其主要代表学派是科学实在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第二是实践主义进路,其特征是将科学视为实践,在此基础上,科学的本体论层面和认识论层面合二为一,进而,科学就成为了一种情境科学。前者代表了一种规范性进路,后者代表了一种描述性进路。
主体性:后现代语境中的批判与理论重建
詹 艾 斌
摘要:在当前的中国,深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意义深远。近代确立起来的主体性原则遭受到西方多样的后现代理论的共同批判。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内部也出现了主体性的理论重建倾向;这固然存在局限,但因其讨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开拓性而无可置疑地具有突出的思想意义。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可消解。基于后现代语境中主体性批判及其理论重建的复杂思想事实的存在,学界完全有必要结合新时期以来主体性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命运对它进行当下反思,并致力于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探索性思考。
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据点式发展跃向整体式发展
苗 启 明1, 许 鲁 洲2
摘要:以物质、辩证法、实践、历史等范畴为理解据点,构成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的理论体系,今日看来,这些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据点式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远不是这些范畴能够包涵的。它的丰富内容,都是站在人类学价值高度对于人类世界的分析。因此,今日应当上升到广义的人类学价值高度,来概括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构建,这样才能从据点式发展跃向整体式发展。
从儒家之失看魏晋初期之儒道融合
沈 伟 华
摘要:儒家“内圣外王”之人格的建立乐竞体育地依托于个体生命对儒家精神的信仰和坚持,而缺少一种坚强有力的外在规范,由此导致其在实践层面最终走向伪饰的可能。而道家的“自然”思想实际上追求一种天地人间的真性之流行,从而获得对治儒家之伪饰的可能。在这一基础之上,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初期的思想家们,展开了儒道融合的思想进路。
性分·生死·穷达——论陶渊明与郭象的思想差异
江 云 岷1, 韩 国 良2
摘要:总观陶渊明的诗文与郭象的《庄子注》,不难看出,“性分”、“生死”、“穷达”是他们积极探索的课题。但由于二人的出身背景、人生目标、所事学科不同,因而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具体来说,郭象倡导的是等级之性,而陶渊明标举的则是本然之性;郭象对生死的超越是智慧的,而陶渊明的超越则是诗性的、心灵的;郭象根本否认穷达的存在,而陶渊明对穷达则是齐一的、冥同的、不计的。
论中国《预算法》的修订问题
马 蔡 琛
摘要:当前预算法修订的主要困难在于,预算法中技术性问题与财政基本法问题的协调,人大与财政部门的利益冲突,预算法与部门法的关系,等等。在预算法修订中,需要重新审视1994年《预算法》的缺陷,确保现行预算法在完成立法修订前得到有效遵从,同时妥善处理预算法修订与预算改革实践的关系。
环境规制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对税费规制与可交易许可证规制的分析
臧 传 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的环境规制方式也逐渐从命令-控制型规制转向基于市场的激励性规制。基于市场的激励性环境规制工具主要包括税费规制和可交易许可证规制,二者特征各异。实践中,政府对环境规制工具的选择,可以是单一的政策工具,也可以是不同政策工具的组合,还可以进行政策工具的创新。
零售企业规模复制可能性定理的实证与理论 ——沃尔玛案例及启示
欧 阳 文 和
摘要:“复制和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是威廉姆森关于企业规模边界的权威性命题,它只看到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导致的复制不可能性,而忽视了企业的异质性。流通企业复制的关键在于其资产由专用性向通用性的转化,沃尔玛等企业的规模扩张恰好是由于其通用性引起的。沃尔玛的实证数据证明了流通企业规模复制的可能性定理。零售企业可以复制,而生产企业不能复制。
内部性管制中的替代关系研究
李 光 德
摘要: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加深和交易成本的高昂,需要强化对内部性的管制。在内部性的管制中,市场机制、法律机制和社会性管制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同时,在管制内容和条件上也存在替代边界。在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因此,强化内部性的社会性管制是一种必然选择。
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基于嵌入国际产业链的本土企业视角
吉 庆 华
摘要:面对国际市场与本土市场、低成本优势与技术创新、贴牌代工与品牌竞争、经济竞争与文化竞争等矛盾,应通过采取协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致力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实施文化战略提升综合实力等针对性措施,更好地发挥已嵌入国际产业链的本土企业在扩内需、调结构中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形势下云南面向周边国家开放的思考
任 佳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大任务。作为中国重要沿边地区的云南,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新挑战,尤其是面临着周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云南在新一轮开放中应有既重视近期、又注重长远的开放思路,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中国沿边开放的态势与前景
程 云 川1 , 陈 利 君2
摘要:中国的周边地区是世界最复杂的区域。搞好中国沿边地区的开放与合作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边疆安全、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沿边地区应趁势而上,坚持互利共赢的观念,积极探寻新的开放模式与发展道路,努力提升沿边开放水平。
晚清“义赈”与中国近代早期彩票
刘 力
摘要:随着晚清“义赈”的出现,义赈同人为筹集资金,解应急所需,遂仿效西洋吕宋票实行变资助赈,从而催生出了中国近代本土早期彩票。在此过程中,“义赈”这一新的赈灾机制不仅为晚清本土彩票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还由此提供了迥异于传统射彩之法的社会土壤。“救荒济难”的赈灾旗号不仅为晚清彩票的合理化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撑,还使其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因其“迹近赌博”而可能招致的官厅的禁令。
近代佛学与游侠思潮的契合关系解析
丁 守 伟
摘要:面对晚清日趋衰微的时局,知识精英认为传统儒学已难以提供救世的良方。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纷纷主张用佛学救世,他们是近代佛学的倡导者,同时他们也是近代游侠思潮的鼓吹者。近代佛学与游侠思潮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主要体现在救世献身精神、平等思想和独立意识三个方面。近代佛学与游侠思潮的交融与相互激荡,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两汉礼制发展之比较
张 造 群
摘要:在中国礼制史上,两汉礼制虽然比较粗糙,但开辟了礼制建设的新时期,奠定了其后近2000年以礼治国的基础。两汉历史上有过3次制礼高峰,但每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汉武帝时期制礼重在郊祀、宗庙等祭祀鬼神的礼仪,西汉末年托古改制重在国家制度的制定,东汉初期的制礼重在仪礼等社会成员名分的维护。在两汉礼制同中有异发展的背后,隐含着大一统帝国的真正形成。
原始佛教经典中的管理思想述评
方 笑 一
摘要::原始佛教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它们既反映了佛教初创时期面临的处境,也显示了佛陀本人在管理教团、理顺社会关系以及治理国家等方面所作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众生平等”的准则。
重审中国近现代启蒙话语
高 玉
摘要: 中国近现代启蒙主要是知识和思想的普及。自洋务运动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经过启蒙,中国在输入和接受西方现代知识并融合中国传统知识精华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知识谱系,从而整体性地置换了传统的四部之学。在启蒙作为知识谱系建构的意义上,中国近现代启蒙具有强烈的知识性,在知识性的意义上具有理性。启蒙从根本上是一种话语,作为话语,它是思想形态,但这并不是说启蒙与社会实践无关,恰恰相反,启蒙话语与一般哲学思想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是玄思性的,不是抽象问题的抽象思考,而是指向实践,始终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从而具有实践意向。
文学口述史:理论与实践
陈 全 黎
摘要:口述史与当代文学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与传统文学史相比,文学口述史具有人民性、故事性和操作性。这种“活”的文学史不仅讲述鲜活、生动的口述史料和文学故事,而且展现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叙事技巧。文学口述史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二是口述史料的综合研究。如果我们将口述史料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拓展出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领域,主要包括比较研究、记忆研究、媒介研究等。
现代性与成长小说
林 雅 华
摘要: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成长从其现实意义中抽离出来,成为了时代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思潮的转化等各方面变化的产生,加之成长小说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独特的美学形态以及具有前瞻性的价值内核,使得成长小说有了特殊的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同时也由于与现代性的紧密联系,塑造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杜雪飞 提供;责任编辑:温 曼)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