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简介
来源/作者:民族文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11/14 14:53:00 点击率:
王俊,云南昆明人。2000年至2003年在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攻读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学位,以中国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识别和民族文献史料学等为主干课程。在校期间获云南大学日本国际奖学金项目资助完成了《近代个旧锡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毕业生。
同年分配到乐竞体育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后,以云南散居民族和民族文化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2003年至今,本人已累积主持并完成院级项目三项,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院级重点项目一项、蓝皮书项目五项、云南省藏区基地项目一项、云南智库项目两项、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三项;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七次,承担国际会议的外联和会务工作两次。通过开展以上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2003年至今已在《云南社会科学》、《学术探索》等期刊上公开发表文章13篇,在内刊上发表文章16篇,翻译并出版的文章2篇,提交学术会议论文2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成果等11项,科研成果累计50余万字。另主编学术著作一本,22万字,副研究员。
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一、云南散居民族研究
其在对国内外相关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统计数据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田野调查,重点关注云南散居民族的权益保障、散居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创新。研究依托主持《以理论和政策创新推动云南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9XMZ009)、《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以西山区谷律乡、团结乡为例》、《以和谐文化推动民族乡和谐社会建设—以阿拉乡为例》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通过实地调研和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政策建议,达到理论研究和决策建议的目的。研究成果包括《试论云南散居民族的权益保障问题》、《近二十年来我国散居民族研究综述》、《散居苗族村发展的困境、成就和展望——以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马楠村为例》、《散居民族权益保障与云南和谐社会建设》、《散居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个案研究》、《昆明市民族乡经济发展报告》、《民族乡撤乡建镇的思考——以西山区谷律乡、团结乡为例》、《官渡区阿拉彝族乡失地农民调查》、《失地农民与阿拉彝族乡和谐社会建设》等。
二、云南民族文化研究
其以云南的民族文化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参加了“首届新平扬武彝族烟盒舞文化学术谈论会”、“中国花腰傣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红河流域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国际会议”、“云南省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云南智库课题《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乐竞体育藏区基地《云南藏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项目和红河州人大组织的“红河考察队”对红河流域民族文化进行的考察。撰写并公开发表了《扬武彝族烟盒舞的文化透视和保护模式初探》、《新平花腰傣的服饰特征和文化内涵》、《浅论中越红河流域的民族文化交流》、《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初探》、《以和谐文化推动云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浅论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问题》等文章,其中《扬武彝族烟盒舞的文化透视和保护模式初探》获首届中国彝族烟盒舞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参著《红河流经的地方》中《穿过首都的母亲河——红河下游地区》等部分。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民族研究
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在民间手工艺中体现出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白族妇女木雕、刺绣、扎染、草帽编织,傣族妇女的织锦,壮族妇女的草织,彝族妇女的绣花,纳西族妇女的造纸等,都包含、凝聚着少数民族妇女的心声和智慧。这些都与少数民族妇女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沉淀。在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对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关注不应仅在于妇女,而更要着力于社会性别的构建及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关注妇女尤其是处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强调少数民族妇女在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参加了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跨领域跨省区社会性别与发展种子基金案例项目”、“社会性别平等研讨会”、“性别平等与农村发展读本”项目以及“中国和北欧国家的视角: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促进——第三届中国与北欧妇女/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承担了项目跟进管理、报告汇编和成果撰写、修改、编辑、出版工作和大会组委会对外联络、外事协调、论文资料翻译、会务接待、论文编辑等工作,主编出版了《案例研究与社会性别主流化》等成果。
王俊同志于2009年被评为“优秀科研工作者”和201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