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娜:从天人合一到美丽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时间:2022/11/28 19:25:21|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路径。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中华文明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就是古代朴素生态观念的重要命题。生态观是晚近伴随着生物学学科才出现的概念,但究天人之际,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却始终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关注的哲学命题,成为农业时代认识自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与总结。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先起源于西周时期,《周易》中描述九五之尊的德行应当与天地、白昼、四季、鬼神相合拍,就先天而言,不可违背天行之道的运行规则,就后天而言,也要与自然规律相吻合。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人类应当尊重天行之道与自然规律。先秦时期哲人们提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天地是万千世界最初的形态,有了天地才有了万物,有了人类。孔子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肯定了四季运转、万物生长是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主张将天道与人道相融合,认为道、天、地、人之间是平等的,要求人类以无私的心去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合一。“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庄子阐述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天地万物为一体。汉代之后,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天人之间能动或能参的思想,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天人感应”思想,“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表达了天、地、人三者作为万物根本,合为一体,缺一不可的思想认识。可以说,“天人合一”思想表达了古人对天、地、人三者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关系的认识,这对于调适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思想价值指引。
继承“天人合一”思想,后世哲人们又衍生出“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论述。宋代哲人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感的产物,所以人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便具有相通之处。张载在《西铭》中作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论述。张载将天地人物看作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黎民草芥,都是自己的同胞。自然万物,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的伙伴。在“民胞物与”众生平等的自然观阐发的同时,宋儒更为明确地论证了“万物一体”的观念。宋儒从生命意义上阐释“仁”的含义,主张热爱生命,仁爱万物。尤其是宋儒程颢在《识仁篇》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的“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更是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万物一体之仁”将亲亲之爱提升、扩充至万物一体,这一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从“天人合一”到“万物一体,仁爱万物”,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了更丰富的表达,沿着思想的伟力,历经近代的社会变革,中国的生态观念也伴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革,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逐渐成了中国生态观的主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客体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自然,而且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吾人虽为自然所规定,而亦即为自然之一部分。故自然有规定吾人之力,吾人亦有规定自然之力;吾人之力虽微,而不能谓其无影响(于)自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相继出现,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生态观念急需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应对新时代产生的机遇与挑战,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基础,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的生态思想,吸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到“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再到强调“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明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是共存关系,相即相容、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关系论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建设相结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使命相结合,强调美丽中国建设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乃至世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发展思路,把握低碳发展新趋势,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017年,针对生态保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也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独立任务,需要世界各国携手推进。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全球环境治理问题,共同建设美丽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天人合一”到建设美丽中国,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展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系乐竞体育历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颖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