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胜:世界花园彩云南
时间:2021/10/9 9:47:31|点击数: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云南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素有“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的美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把云南形容为“世界花园”,这是对云南秀美山川与绮丽风光的高度赞誉,是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云南这个世界花园向世人展现出一派山水之美、生物多样性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相融之美的动人景象,成为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是人类理想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一、山水之美。从空中俯瞰三迤大地,红土高原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珠江、红河、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纵贯全省,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向东,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国内主要河流上游或者源头;向南,云南又处于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红河、独龙江—伊洛瓦底江等重要国际河流的上游。此外,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云南还分布着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气候类型,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最高点为卡瓦格博峰6740米,最低点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高低相差6000多米。云南的山水之美构成了世界花园的基础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奇异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云南从盆地到丘陵、河谷到高原、湖泊到山川类型多样、复杂多变的地貌特征,构成了云南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正是云南立体气候的生动写照。云南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成为生命繁衍的乐土。
二、生物多样性之美。生物多样性是世界花园云南的核心要素,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部分。云南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和交汇区域。截至目前,全省有高等植物19333种,占中国50.1%;有原生脊椎动物2242种,占中国51.4%。云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种数却占全国一半以上。云南不仅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独冠全国,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全球地理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类群和遗传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分布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已深深镌刻在云岭大地。目前,云南已建立166个自然保护区、18个国家湿地公园、13个国家公园,全省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85%以上的重要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让世界花园不仅成为动植物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乐园,也是人类诗意的栖居之所。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它为世界花园绽放美丽与芬芳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勤劳的各族人民是这个世界花园的建造者和守护者。云南各民族创造并延续了千年的民族生态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将云岭大地建设成为人类舒适的居住之地。“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生活在彩云之南的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着最为朴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和生命观。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生态文化,充分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生物多样性”不再只是一个环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与文化多层面的生命共同体。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主题就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可以说,云南千百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完全契合COP15这一主题。
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相融之美。它凸显了世界花园的“世界性”魅力。云南是长江、珠江多条国内和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等国际大江大河的上游和源头,是我国内陆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肩负着保障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维护区域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地域相近、山脉相接、江水相连、民心相通,携手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建地球生态命运共同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建共享世界花园,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从国内来看,云南地处长江、怒江、澜沧江、珠江等主要河流上游或者源头,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国际上看,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人民同为生态命运与生态利益的共同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云南承担着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建立生态保护多元化交流协作和发展机制的重要职责,在国际生态安全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已成云南“标配”,这既是云南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坚实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云南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建设维护好云南这个世界花园,让其更加绚丽多彩、美丽动人,必须从科学指引、资源禀赋、区域生态、建设实践、实现路径等五重维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协调内化为整体性的行动指南,并在世界花园建设维护过程中时刻践行之。
一是从科学指引维度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云南建设维护好世界花园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项原则”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云南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思想和实践的“中国方案”。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正在努力争做“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云南,要建设维护好云南这个世界花园,就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宏伟蓝图,旗帜鲜明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是从资源禀赋维度来看,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建设维护好世界花园的有力支撑。云南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的大气环流交汇点,两洋带来的水汽沿着河谷不仅给云南带来了有利于万物繁生的优异水热条件,同时,云南作为连接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印度洋的通道,既是大气环流的通道也是生物繁衍迁徙的重要通道。科学研究表明,自距今大约250万年前的第三纪以来,云南就成为全球“生物避难所”和“生物进化的中心”之一。云南不仅具有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和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的生态优势,而且还具备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深厚流长的文化优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各民族的农耕文化、民族医药、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文化等都与生物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和传统源于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地促进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三是从区域生态维度来看,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云南建设维护好世界花园的重要保障。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做好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跨境生物安全和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对维护好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是我国拥有国际河流较多的省份。随着国家绿色水电能源基地建设、澜湄流域合作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持续推进,云南国际河流区的水文生态变化及影响,日益成为国内外广受关注的热点。跨境水安全与国家水权益保障,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安全等全局性问题,也影响着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地缘合作及地缘安全。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加快推动建立政府间长效合作机制,健全生物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体系,实现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同时,云南还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区位独特,生态功能重要,在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9+2”区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构建“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不断建设维护好美丽的世界花园。
四是从建设实践维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云南建设维护好世界花园的目标牵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立足于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统筹推进美丽城乡建设”等6个方面,加快构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实现以立法的形式统筹、规范、约束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和管理行为;全力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五美”目标,落实最高标准、最严制度、最硬执法、最实举措、最佳环境“五最”的要求。以“最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云南省已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县城建设等相衔接,按照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打好主动仗,从理念到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五是从实现路径维度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云南建设维护好世界花园的动力所在。生态环境是云南最宝贵的财富。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引导各地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使绿水青山持续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要大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着力培育生物优势产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围绕生态美、百姓富两个目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让大地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让“绿色”成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更加注重城市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坚持做优集镇、做美村庄、做特民居,着力塑造规划布局美、环境整洁美、乡风文明美的美丽乡村,精心装扮山坝河湖路田,做美每一条道路、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着力展现世界花园群山叠翠、四季飞花、清水绿岸、和谐幸福的鲜明云南标识。
【作者系乐竞体育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侯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