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何珊: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边疆发展
时间:2021/8/26 16:40:29|点击数:
幸福是需要分享的,共同富裕是奋斗出来的。在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沧源佤族自治县,十名扎根基层的老支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实反映了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表达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他们的回信中则充满着喜悦、鼓励和期望。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始终追求
在泱泱五千多年中华历史长河中,共同富裕一直被人们所期盼。从《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构想,再到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憧憬的“世外桃源”,乃至到中国近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完善,特别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推动了共同富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实语境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及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特征。”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强调新的征程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因此在新时代坚持实现共同富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深刻体现出我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二、脱贫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新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聚集于此,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脱贫致富是云南各族人民最强烈的愿望,脱贫攻坚是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并将扶贫开发战略真正落到实处,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面推进云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使得贫困民族地区旧茂换新颜,发生历史性巨变。这深刻体现出脱贫攻坚是党领导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行动”的一个硕果,是持续行动、系列行动的奠基,脱贫攻坚战略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鲜明特征。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云南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乡村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不协调,是全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百万脱贫干部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豪情壮志,向绝对贫困发起冲击,终于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同时云南的脱贫经验和脱贫成果也为下一阶段推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加稳步前行。
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步伐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立足中国实际做出的战略部署,涉及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五大环节。从时代特征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二者内在高度统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就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和特征的现代化。从发展路径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路径,就是让全体人民在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对于云南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重大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新时代答卷,更是云南人民与全国其他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最有力的推动力。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云南乡村呈现出广阔的地域范围、重要的地域经济社会单元功能、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魅力等区域特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云南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最实际举措。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强,各民族就不可能团结一致、同心协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各民族就越团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力度也就越大,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水平也就越高。而共同繁荣发展又是民族团结的保障,共同繁荣发展的程度越高,民族团结的水平也就越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越强。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帮扶支援,实现共建共享,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条件,也是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基础。
在云南这片沃土上长期居住着26个民族的同胞,这是云南和其他省份相比独有的优势和资源。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要通过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树立爱国观念,以全面认同为民族复兴凝聚合力。
边民富则边疆稳。对云南而言,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云南人民的幸福之歌。
(执笔:乐竞体育民族学所副研究员 徐何珊)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