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张秀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时间:2021/8/24 9:28:00|点击数: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历史地告别贫困,阿佤山整乡脱贫摘帽,阿佤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整族摆脱贫困,实现了第二次“千年跨越”。班老、班洪九乡十位老支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真挚地表达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和国家的无比深情。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老支书们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纸短情长,一封书信承载着真挚的为民情怀;殷殷嘱托,字里行间蕴涵着深切的关心关爱。云南边疆各族儿女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人民的亲切关怀、对边疆发展的深切关爱。

  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感党恩

  班老乡属边境乡,与缅甸有长达42.12千米的国境线。历史上沧源就有守土固边的优良传统。1894年《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签订后,围绕主权归属问题,60多年来,班老人民一直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1960年中缅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班老最终顺利回归祖国。

  党的光辉照边疆,沧源发生了历史巨变。作为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沧源集革命老区县、佤族自治县、中缅边境县、民族直过区“三县一区”为一体,佤族是边疆“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阿佤人民告别原始社会生活,一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实现了第一次“千年跨越”。实现跨越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贫困面广,贫困乡占比大,贫困发生率偏高,脱贫任务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国家实施了包括边民补助在内的各种优惠政策,沧源佤族山乡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交通闭塞到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从刀耕火种到橡胶、茶叶、旅游等产业正在兴起,从住茅草屋到住上砖混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互联网,种种变化都得益于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的实施。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9年4月,沧源县正式脱贫摘帽出列,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班老乡实现了整乡脱贫摘帽,佤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82.28元,较1960年回归时的60元翻了203倍。阿佤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整族摆脱贫困,实现了第二次“千年跨越”。这一历史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取得的,阿佤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阿佤人民深深知道,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阿佤人民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能够亲眼看到他们的幸福生活,也一直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听到阿佤人民的心声。

  边疆人民心向党,一封书信感党恩。阿佤山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化,阿佤人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2021年6月4日,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班老、班洪九乡十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阿佤山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描述了阿佤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佤族人民世世代代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这群66岁到83岁的老支书中,有的担任党支部书记长达30多年,在党的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带领群众挪穷窝斩穷根、固边疆稳边疆,见证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阿佤人民从告别原始社会生活,到整族摆脱贫困、实现第二次“千年跨越”的伟大成就。阿佤山的发展巨变,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生动写照,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就没有阿佤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阿佤人民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就是这样一封朴实的书信,表达出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最真实、最朴素的感情。

  牢记殷殷嘱托 共促边疆繁荣稳定

  牢记殷殷嘱托,致力实践边民富、边疆稳。党的十八大以来,佤族山区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好美丽家园,这几年在家的收入比原来外出打工挣得多,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班洪抗英”“沧源解放”“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阿佤人民的进步历程,赓续着爱国守边的红色基因与血脉。沧源县共有23个边境行政村、96个自然村。守好边境,守好家园,是阿佤人民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班洪乡4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坚守在深山老林的边境线上,护卫着边境的安宁和稳定。产业活,青山秀,疫情防控严,边境守安稳,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切实落实。

  牢记殷殷嘱托,坚持“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边疆脱贫是党在边疆地区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云南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才打赢了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云南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牢记殷殷嘱托,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体现。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理念。随着佤山机场通航、高速公路建设加速,积极向外推介佤族文化,佤族山乡的发展必然越来越好。

  牢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行。阿佤山的深刻变化是云岭大地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云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回信,向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乡亲们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2019年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2021年回信为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感到欣慰。云南各族人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发展道路奋力向前进。

  牢记殷殷嘱托,践行“两个维护”。牢记总书记嘱托,衷心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戴习近平总书记,确保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心向党、心向祖国、心向核心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加牢固,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歌。

  (执笔:云南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张秀芬)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