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张洁: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推动沿边开放

时间:2020/9/18 15:01:19|点击数:

  2015年1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希望云南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实现跨越式发展,搞活沿边是关键

  云南省毗邻缅甸,边境线达2000余公里。2019年初,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由概念规划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访缅成果落地,推动云南高质量沿边开放,必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扎实落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项目的开展与建设,以提升跨境农业产业合作深度为抓手,实现边境经济繁荣稳定和双边共赢。

  政治经济上的紧密关系和地理上的山水相依为云南搞活沿边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治经济上,缅甸作为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近年来与云南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2017年,滇缅贸易额达63亿美元。云南在缅甸共设立企业超过110家,实际投资超过17亿美元。进入2019年,中缅贸易总额达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中国对缅甸出口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自缅甸进口63.9亿美元,同比增长36.4%。中国企业在缅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完成营业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59.3%。2018年12月7日,缅甸成立以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为主席的“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邀请国内外企业参与从云南经曼德勒到仰光再到若开邦皎漂,包括跨境农业区开发项目在内的经济走廊建设,从而把缅甸最贫穷的地区和最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拉动整体经济增长。此外,中缅双方积极推动的瑞丽—木姐跨境经合区和中国援建的克钦邦密支那经开区与甘拜地经开区及边贸联检口岸建设也进展顺利。作为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友好邻邦,中缅两国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深度合作,国际地区问题上密切配合,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创造了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

  地理上,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边界线一半以上都在缅甸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以开放最早的国家级口岸城市瑞丽为例,其东南、西南、西北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169.8公里,有界碑60多座,渡口28个,周边还有9条公路64条通道通往缅甸,其他陆上自然通道更是无数。瑞丽距省会昆明729公里,距缅甸仰光981公里,距皎漂港866公里,是东起上海的320国道和杭瑞高速的终点,也是中缅高速公路和泛亚铁路中缅段的出境节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地处中华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点的瑞丽正在成为云南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沿口岸。

  搞活沿边和创造就业是解决边境沿线两侧贫困率高和就业压力大的严峻问题有效路径

  中缅边界沿线居住着众多山地贫困人口和16个跨境民族。据2017年统计,云南少数民族居多的25个边境县市中就有11个县市的就业人口不足总人口的10%,远低于全省平均值16.03%。虽然政府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在推动“兴边富民”的“劳动力转移”工程,但因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等因素,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内地和沿海的发达城市务工时常会有文化不适应的现象。在缅甸一侧,山地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群体的生存环境与条件弱于中方,其就业需求及经济增加的愿望更强烈。边境地区劳动者主要依靠自身掌握的技能谋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从事着第一产业,愿意依靠第一产业生存发展。产业单一和获取现金收入的渠道少,是边境沿线两侧劳动者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广阔田野及富余劳力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搞活沿边,对于解决边境沿线两侧贫困率高和就业压力大的严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是搞活沿边的重要途径

  中缅边境两侧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地区,绝对数量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第一产业。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是为创造就业和从根本上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率高的有效途径。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将缅甸最贫穷的地区和最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拉动双方整体经济增长,必须因地制宜,发展边境地区的民族经济,依照地方需求拓展第一产业的发展空间,以科技手段提高第一产业的经济价值。

  云南具有开展跨境农业产业合作的独特条件和优势。首先,依托国内综合资源,在农业科研、农产品加工技术上具有优势。其次,上缅甸(缅甸北部)有着丰富的光热、土地、水资源和大量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轮歇地和荒地,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合作发展粮食和橡胶、热带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是拓展第一产业发展空间和创造沿线经济带就业的有效途径。再次,边境民族地区和跨境农业沿线经济带多为农业人口,为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提供丰沛的劳动力资源。最后,不断完善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云南与缅甸在公路、铁路、港口和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为进一步拓展云南跨境农业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创造条件。

  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可扩大产能并提高第一产业的经济价值,也满足中国及国际市场需求。以瑞丽市为例,由于日照时间长,热区资源丰富,加上坝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瑞丽从1998年开始就种植成熟快、产量高的柠檬等作物。2013年,全市柠檬种植面积达4.5万亩,年总产量5千吨。瑞丽柠檬近一半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口俄罗斯,其余的销往台湾、香港、深圳等地。2013年6月,瑞丽市还与中缅双方相关企业签署了《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在缅甸大勐宜稳帛民族地区合作建设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南片区,用10至15年的时间完成规划面积100万亩的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参与方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当年完成1000亩柠檬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的种植。该公司以种植基地为切入点,以种养加循环经济的方式,辐射带动缅甸当地村民通过发展柠檬产业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柠檬需求量35万吨。到2024年,国内需求量将大大增加。随着跨境大农业产业链的推进,柠檬深加工行业产业的快速增长,瑞丽的柠檬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也必将更好推动沿边开放开发。

  三、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的意见建议

  在打造跨境大农业产业链可以创造就业,搞活沿边,进一步提升云南的国际竞争力和跨境经济开放合作水平的同时,相关政策及政策实施还存在差距:跨境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跨境农产品贸易还存在不少非关税贸易壁垒,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不够健全,跨境大农业产业链生产出来的初级农产品大多附加值较低,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等。首先,要加快推进跨境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或者构建跨境共同市场的政策出台。其次,借助“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运作的东风提升跨境农业贸易自由化水平,给予地方跨境贸易空间。强化与相关国家的跨境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沟通和协调机制。再次,加大对跨境农业合作上已有良好前期基础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科技手段触入产品,提升产品品质,生产有市场潜力的高附加值的农业制成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下通过南亚东南亚经济带推向欧美日等国际市场。最后,由于国内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等现象日益突出,建议制定地方性特殊政策,为搞活沿边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持续流入的境外劳动力资源上给予地方性特殊政策,弥补边境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空白岗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项目的深入推进,云南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云南作为我国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创建跨境大农业产业链,搞活沿边并带动沿线经济带脱贫致富,云南才能够做到巩固睦邻友好关系,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最终发展成具有向心力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张洁)

来源/作者: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