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李启开、任仕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时间:2022/10/10 17:13:19|点击数: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离开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人民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共有的财富

  生态环境是人民的共有财富,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质量体现民生质量,生态环境好,全体人民共同受益,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全体人民一同受到伤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人民最普惠最公平的公共利益,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新的物质需要还将不断形成,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损害着生态环境,不知不觉中减少着公共财富,削弱着人类生存的基础,增加着公共健康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敞开口子消费能源,不仅我国资源、环境不可承受,全球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合理、高效、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我们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环境属于所有人,惠及所有人。自然界以其恢宏庞大的无私气概,慷慨公平地把生态环境馈赠给自身孕育而生的人类子孙。宜人的气候、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普惠性和公平性。生态环境既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个群体专门享有,也不能把其他个人或群体排除在外。人类只有地球这个唯一的家园,生活在地球这个同一的生态环境中,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相互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个人受益不会,也不能排斥他人受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找到了新时代惠民利民的最佳支点,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盼温饱”到“盼环保”、“求生存”到“求生态”,人人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人希望享受乐竞体育优质的生态产品,期盼生态财富保值增值,生态环境保护,是为了实现让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广泛受益这个最大公约数。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查处损害生态环境事件,对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对污染性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国土绿化、土壤和水体净化,政策出台密度之大、措施之有力、效果之明显,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的自然价值、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态财富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成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备受群众拥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我们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民生化、民生生态化,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人民的生态财富不断增值。

  二、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决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决定力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广泛参与。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焦裕禄、谷文昌、石光银、杨善洲、陶凤交、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他们是祖国大地的绿化者、种树人。一张张黑红的面孔、一双双粗糙起茧的大手,是这些绿色建设者、守护者的典型画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荒漠沙地成为百万亩林场,依靠的是三代人60载的寒来暑往;山西右玉县从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是广大干部群众数十年不懈的努力;海南昌江近340万株的防护林,是“绿色娘子军”28年的坚守;陕西榆林,一代又一代榆林人民,不分男女老少治理毛乌素沙漠,沙退人进,成为森林之城。14亿人共同努力,汇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伟力。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适龄公民累计17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81亿株,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从古稀老人到少年儿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汇聚成植树大军的滚滚人流。增强绿色低碳意识,将环保融入日常生活,从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从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点滴小事做起,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多走一站路,对资源的点滴节约,都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贡献。从“我们”出发,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保护环境,环境惠及人人。全国超过110万人的生态保护者活跃在草场、湿地、高山、河谷、海岸、森林,全国林下经济经营,从业人数达3400万人。中国全面建立起河长制、湖长制,30万名省、市、县、乡级河湖长年均巡查河湖700万人次,90万名村级河湖长守护河湖最前哨。

  生态环境建设依靠人民,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挥人民群众智慧。在荒漠上种草植树,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治理水体污染,也靠摸着石头过河。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向能者学习、向智者求教,一直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就的不二法门。塞罕坝林场建场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干旱贫瘠薄沙地造林的经验,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一成。林场职工摸索总结了全光育苗技术,“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栽培技术,苗木成活率达到九成以上。面对坡地绿化的难题,又摸索出整地客土、幼苗保墒、防寒越冬等一整套的造林技术,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流动的沙丘是植树种草的难题,今天种下去的苗木,一场风沙就吹跑了、掩埋了。人工种植梭梭林、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固沙治沙,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沙漠植树耗水量大、蒸发快、成活率低,高压水枪凿坑和树苗深植技术,高效快速、节水省力、成活率高,不到10秒就可以种下一棵树。人民群众探索和实践成功的“草方格”固沙技术,止住了沙丘流动,防沙治沙、涵养水分,还能形成植物带,被称为人民创造的“草魔方”。“草方格”固沙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库布其沙漠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成为中国荒漠化治理的世界经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将库布其治沙模式面向全球推广,先后有数十个国家的上千名官员、专家、环保人士到库布其交流治沙经验和技术。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培训项目持续举办,培养了来自近百个国家的千名技术工人和政府官员。肯尼亚、尼日利亚、摩洛哥、阿联酋、伊朗、伊拉克等国,都有中国防沙治沙技术人员的身影,他们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努力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在为世界织造着地球的“绿丝带”。大型地表水砷污染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发生后,预计治理费用高达数十亿元,面向全球公开招标、与美国环保署进行网络会议咨询,都未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云南积极发挥专家学者作用,推进科技创新,成功研发出铁盐沉淀吸附法,湖体水质持续改善,从2008年劣Ⅴ类水恢复到Ⅲ类水,2016年6月以来,持续保持稳定。阳宗海砷污染治理,不仅解决了在大型农业灌溉和饮用水中进行低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难题,也为国内外治理大型地表水砷污染提供了技术及工程示范。

  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连续十年带领人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彰显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决心,鲜明体现了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的坚定信心。植树造林40多年来,中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比20世纪80年代初增加了近一倍,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是全球绿化的最大贡献国。塞罕坝百万亩林场绿茵缤纷、风景如画,库布齐沙漠变身成为塞上江南,山西右玉、陕西榆林从沙漠之城转变成为森林之城,三北防护林有效阻挡着北方风沙,沙尘暴天气持续减少。蓝天保卫战,雾霾消退,蓝天重现,“APEC蓝”“奥运蓝”成为稳定的“北京蓝”。水环境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珠江、长江、太湖、滇池、巢湖碧波万顷、水清岸绿。南水北调,南方水患得以减轻,北方土地不再干涸,华北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几十座城市受益,近四分之三的北京居民喝上了长江水。黑河流域调水,曾经渴死骆驼的东居延海已经连续17年不干涸,湖光山色重现,碧波荡漾,芦苇成荫,万鸟翔集。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好转,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在农村,杭州东梓关村粉墙黛瓦,再现水墨江南意蕴。重庆万盛,墙画墙绘留住往日记忆,村庄气质别具一格。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哈尼梯田,云南阿者科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外出村民重新回归故里。生态种植、生态养殖、食用菌种植,皮薄肉嫩的小樱桃走出蜀道,“出水一天就烂”的湖北藕售卖到了北京上海,甘肃民勤沙葱远涉广州深圳。环境改善还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民修建民居、开办民宿,向城里人“卖生态”。农民增收,城市居民受惠,民生质量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提升。

  在城市,“螺蛳壳里做道场”,见缝插绿、疏解建绿、腾退还绿,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城市森林不断增加,城市不断融入大自然。在珠海、昆明、南京,甚至在人口密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市区内都出现了野生动物,上海人貉和谐,昆明人鸥互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建立,方便了人民生活、休闲、锻炼、出行。全国绿道已经接近8万公里,成为人们锻炼休闲的清幽之所,人们不必走远,就能尽情体味自然生态之美。中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经达到14.8平方米,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日益充实。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生态环境具有最大限度的公平性、最为广泛的普惠性,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福祉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先发和主导作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效供给,满足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实惠的是全体人民。中国以志在必成的气概、久久为功的坚持、扎实有力的举措、全民协同的行动,向沙漠要绿洲,向荒山要森林,向河湖湿地要碧水,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建设优美生态环境,造福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品质,成就震古烁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执笔:李启开,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任仕暄,乐竞体育哲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