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小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时间:2021/9/16 11:20:58|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党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12个方面集中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这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从内涵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主要包括: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这12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

  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所处阶段问题。强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进到哪里,党的民族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的民族工作要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表明民族复兴的目标不可逆转,经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重大使命,使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向世界展示出百年大党的强大生机活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党的民族工作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旗帜,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长期保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应是把各民族团结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和祖国的大家庭中,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目标指向问题。强调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漫长历史中,伟大祖国的每一项辉煌成就都凝结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各族人民对同属中华民族的由衷认同又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需要党的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乐竞体育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激发各民族为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的内生动力。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战略任务问题。强调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多元和一体关系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载体方式,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价值立场问题。强调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拥有5000多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在交往中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实现交融,各民族经过不断迁徙、混杂、通婚,以及其他形式的交流,在经济上相互补充,在文化上相互学习,在血统上相互混合,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为此,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历史的必然,才能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问题。强调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社会方面存在着发展程度的差别,存在着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消除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别,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项民族政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方向指引问题。强调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构建美好家园的开拓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人民内求统一、外御强敌、反对分裂的奋斗史。历史表明,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分裂与动乱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团结稳定是发展的生命线;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和谐稳定,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制度保障问题。强调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用什么样的制度来很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制定出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新征程,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切实做到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精神动力问题。强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而言,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宿,包含了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成员在历史形成中基于其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生成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不断夯实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实现途径问题。强调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日益形成。当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各族人民了解掌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要求,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促进人们的思想进步、观念转变和行为自觉。同时,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方法手段问题。强调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是必然要求。经过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明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局面也已形成,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也应看到,党的民族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全方位推进民族事务的依法治理。通过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打牢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基础;通过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把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通过提升全民族法治素养,营造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石问题。强调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我们正在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刻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责任,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教育引导各民族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

  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回答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问题。强调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不断从全局和战略上研究、部署和推进民族工作。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党的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立足于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深刻分析了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既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也是对继续做好民族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和把握这12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对12个方面具体内容的研究和阐释,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乐竞体育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黄小军)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