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孙大江:谱写云南各族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时间:2021/12/7 15:14:42|点击数: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中央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决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接续推进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使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2020年,云南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3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全省8502个贫困村实现100%通硬化路,生活用电、动力电、光纤网络全覆盖。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71元,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1.5个百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佤族、独龙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跨越”。云南省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建设工程,加快完善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独龙族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寄去感恩信,阿佤人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

  加快沿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云南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共同富裕是全体各族人民的富裕,是各族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都富裕,这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只有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持久地保持边疆稳定繁荣、民族和谐进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民族地区总体欠发达的基本情况依然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比如: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不健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低,覆盖面窄,服务水平不高。

  云南省16个州市中有8个沿边州市。全省有25个边境县,地域面积9.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5%,总人口692.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5%。边境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少数民族众多,居住着彝、苗、哈尼、傣、景颇、傈僳、拉祜、佤、德昂、布朗、独龙等23个少数民族。加快沿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云南贯彻落实稳边、安边、兴边的新时代边疆发展理念,构建中国西南的国家安全战略屏障的重要支撑,是实现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经济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云南加快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优化沿边城镇空间布局,促进边境县城、边境口岸镇、口岸与县城共建的口岸城市三种城镇类型的协调发展。边境县城要成为连接口岸镇与腹地城市的核心。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加大水网、电网、城市路网、互联网的提升改造,全面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扩大边境县城作为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口岸城市要成为沿边开放的示范区。口岸城市要充分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创建跨境旅游合作区、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边境口岸镇要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点,以灵活的土地、税收、金融政策服务于口岸的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逐步建成口岸经济圈,促进口岸镇成为物流、人流的中心点。

  二、促进沿边城镇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各族群众稳定增收。结合区域特点、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乐竞体育“就地非农化”的就业机会。进一步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以加工、商贸、仓储为主的口岸服务贸易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口岸、工业园区、镇相结合的产城相融发展。通过城镇特色产业发展创造稳定而多样化的“就地非农化”的就业机会,增加各族群众的工资性收入,使广大农村的各族群众成为不离土不乡的现代产业农民。

  三、提升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实现各族群众共享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加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着力于提升城镇在医疗、教育、文体、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比如,加大教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特别是幼儿园的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城镇的教育设施水平,加大教育人才支援边境民族地区的力度,增强沿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大力推进城市中群众参与性强的文旅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达标建设,新建或者改扩建县级博物馆,加强县城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文化公园、森林公园、绿地公园等现代城市公园,满足各族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加强县城儿童福利设施、未成年人保护设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残疾人康复设施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县城社会福利供需矛盾,从而使县城成为特殊困难群体安居乐业之地。

  四、有效保护和开发沿边城镇生态文化资源,使边境地区成为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美丽家园。云南沿边地区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浓郁的边疆风情。沿边地区既有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如高黎贡山等,又有丰富的河流生态资源,如独龙江、南滚河、南汀河等。要重点打造有特色资源的城镇,在规划发展的层面要贯彻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重视挖掘城镇传统的文化资源,把城镇特有的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效地相结合,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重视保护优秀的乡土因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沿边城镇建设成为环境美、产业兴、生活好、边疆稳的新时代的城市,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执笔:乐竞体育历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孙大江)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