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尹彦娥:大力推进辐射中心建设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时间:2020/9/7 9:41:29|点击数: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文化工作,中外文化交流事业蓬勃发展,谱写了新的宏伟篇章,为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文明互鉴。2020年9月1日,陈豪书记在省社科院调研时强调,要“围绕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强化全球视野、国际眼光,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要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弘扬。”云南应面向南亚东南亚做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助力辐射中心的建设。

  一、云南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工作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化走出去工作,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扩大了云南省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促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和区域合作,省委、省政府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对外交流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实施意见及规划,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加大了经费投入,不断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创作文艺精品,促进文化产业建设;搭建对外贸易和文化活动平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开创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二)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近年来云南积极走出去,赴东南亚、南亚多个国家举办了文化周和旅游推介会,开展了青年互访、文艺巡演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向世界推广云南文化,打造云南品牌。同时,南亚国家也向昆明汇集,参加举办了中国 —南亚博览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等活动。

  多年来,云南主动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中越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服务中老泰铁路、中缅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投资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加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云南在境外举办孔子学院15所,在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9项,境外办学项目15项,在建国别区域研究中心38个。全省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18778人,其中南亚东南亚国家学生15773人,对赴云南留学生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给予资助。每年通过国家公派与地方公派留学渠道选派600余人出国学习。

  在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剧增的背景下,省内多所高校都增设了小语种本科专业,且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种为主。目前,在滇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已达十余个,包括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西亚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等,每年都培养出大批小语种人才,就业形势较好。

  (四)增强国际友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截至目前,云南省与35个国家缔结了 96对国际友好城市,遍及世界五大洲。云南省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涵盖文化、教育、青少年、民生等领域。在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传统友谊的同时还积极扩大与欧、美、日、韩、非洲地区国家的民间友好交流。自2013年首次在缅甸开展“光明行”活动以来,云南省持续做好民生项目,至今在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3000余例。通过积极践行外事为民,服务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力增进了周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感。

  二、云南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云南与周边国家之间高层互访密切,但是民间的文化交流仍然很不充分。民心相通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民心的互联互通是比道路的联通更具难度的工作。万丈高楼可以平地起,但是民心相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改变的。

  (一)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而不是“走进去”的问题。“走进去”是中国文化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新要求。在“走出去”过程中倘若忽略本地文化,甚至生硬地添加“中国元素”,不仅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无法向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当前,中国文化还处于简单的“走出去”阶段,以当地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能够理解的语言等来传播的成效还不够明显,部分展示给国外观众的文化作品一定程度上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仅仅依托孔子学院在国外的汉语教育,或者留学生的数量,还不能达到中国文化“走进去”的效果。

  (二)现有文化宣介成果推广不够。云南省在人才优势和语言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交往密切的优势,以文化交流合作为抓手,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扎实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比如,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先后与美国及8个南亚、东南亚国家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了14份6种文字《中国·云南》新闻专刊,基本形成了对南亚、东南亚主要国家的覆盖;云南主办的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等,这些期刊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云南省的对外宣传。但客观分析,当前境外流量使用靠前的社交媒体是line(连我)、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Tiktok(国际版抖音)、YouTube等。在这些媒体和平台上,虽然国内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成果没有得到转化,话语权的比重不高。

  (三)文化输出载体建设滞后。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厚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文化不缺文化内涵,缺的是文化载体。载体的作用是巨大的,载体决定了接受程度和传播力度,电影、音乐、动画、明星等都可作为文化的载体。云南在如何把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流行载体内传播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文化出口贸易竞争力较弱。文化贸易是整个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提升各国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措施。具有更高附加值、处于国际文化产业链上游的文化服务出口贸易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贸易的竞争力。2019-2020年度中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335家,云南省仅占9家,且云南文化贸易的商品构成以文化产品为主,具有低碳高附加值特征的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偏低,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云南加强和改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云南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政策对接。一是加大科技合作。按照《云南省新时代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政策》相关要求,加大力度鼓励云南工商界与南亚东南亚工商界加强合作交流,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协调机制,抓紧筹建大数据中心,全面实施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深入推进中国—南亚科技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技术转移交易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中老、中缅、中斯(斯里兰卡)外向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二是加强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把医药园区产业合作作为融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合作的突破口,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深入推进澜沧江—湄公河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持续推进“光明行”、“爱心行”等国际公益医疗活动。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基地和中医海外中心建设。提升中国(云南)—南亚东南亚国家医院院长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论坛、金桥国际医疗会议等交流合作平台的影响力。

  (二)以旅游合作为抓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加强民族文化的挖掘。“七彩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一样,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规划带有民族文化的旅游线路,使各国游客看到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民族的多元性、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合作产业。目前,建设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旅游圈的时机与条件已基本成熟,要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合作领域,使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旅游成为打造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机制的重点合作领域。三是建立多层次的旅游沟通规划协调机制。协调推进区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辟旅游线路,搭建共同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旅游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旅游便利化。针对各种历史事件开辟新的旅游线路,推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际旅游文化建设。

  (三)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强文化交流合作人才队伍。一是把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各地区、各机构的人才资源,建立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智库,提升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质量。引进文化交流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管理、复合型高层次非通语种等紧缺人才,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相关机构合作开设培训课程,促进紧缺人才的培养。二是打造文艺人才队伍。整合全省各地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打造一支固定的可以到南亚东南亚进行演出、展览、论坛、演讲等的文化交流滇军。三是组建智库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团队的作用,重点对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措施、政策、规划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研究对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基本国情、人文、历史、民族特色、受众需求等,提升云南对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质量。

  (四)加强品牌和载体建设,深化务实合作。一是打造加强品牌和载体建设。与周边国家合作,打造云南文化走出去知名品牌,扩大文化交流规模。优先推动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成立云南文化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为主题的艺术节、博览会、艺术公园等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综合性论坛、交易会等设立交流板块。逐步建立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数据库,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二是实行专项交流活动。聚焦南亚东南亚,开展“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交流使者”计划、实施“智库专家南亚东南亚国家行”活动,开展与南亚东南亚的智库交流与合作,举办青年汉学家、翻译家研修活动,邀请著名南亚东南亚智库学者、汉学家、翻译家来滇交流、研修。

  (五)推动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合作机制,加快省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南亚东南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合作,积极利用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产业带”建设。

(作者系 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 尹彦娥)

来源/作者: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