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
时间:2021/10/11 15:02:56|点击数: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云南是全国世居民族最多、直过民族最多的省份,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同时,云南历史上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百年巨变,换了人间。而今,彩云之南,在党的领导下,正大踏步地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富裕,呈现出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云南百年来一步迈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领导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壮丽史诗,也是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不断实现边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写照。
新中国的成立让边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前,阶级压迫和民族欺凌给云南少数民族带来了长期的极端贫困,也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阂和伤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落后,有的民族甚至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1950年云南解放时,党中央为云南制定了“慎重稳进”“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工作方针,积极化解民族矛盾,派出中央访问团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民族地区,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学习考察,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民族工作队深入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做好事、交朋友”,釆取消除歧视称谓和地名,实施“民族贸易三照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少数民族对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翻开了中华民族关系的崭新篇章。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1951年元旦,普洱区举行民族团结盟誓大会,各族代表喝咒水、剽牛,立下民族团结誓词碑:“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为切实解决各民族生产力水平悬殊、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1951年,云南省委在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下,立足本省边疆、多民族、多社会形态的省情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分类有序推进全省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边疆各族人民在党的团结带领下顺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人民政权,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第一次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国家和各级地方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这一进程中,布朗、景颇、德昂等9个民族,实现了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边疆发展巨变谱写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精彩华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云南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民族工作首要任务,采取“兴边富民工程”“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特殊举措,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做好扶贫开发、开展对口支援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等,不断加大差别化区域政策的支持力度,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呈现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思想的火炬,照亮着崭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云南的民族工作,2015年、2020年两次考察云南,指示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统领民族工作,釆取“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等有力措施,高质量兑现了“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一党对边疆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们的回信中,勉励乡亲们要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云南各族人民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牢记党中央和总书记嘱托,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
在解决物质贫困的同时,云南省更加注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凝聚群众。人心所归,惟道与义。云岭大地各族儿女心紧紧聚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成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
擘画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和明确部署,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优化转移支付,加大财力支持。加大对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境地区口岸城市、中心集镇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推动形成以城镇为中心、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为节点、辐射周边边境地区的强边稳边新格局。
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边境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工作,坚决守护好神圣国土。
“千村万寨一个太阳照”,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一块“坚硬的钢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各族儿女正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不断向前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作者系云南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侯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