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理洱海保护治理的实践
时间:2022/11/28 19:28:12|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近年来,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分不开。大理深刻把握和领会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针对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汇聚的优势,坚持“修山、治河、扩林、理田”并重,始终以人与洱海是生命共同体为导向,全方位开展洱海生态保护和治理,促进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属澜沧江一湄公河水系,被当地人誉为“母亲湖”,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洱海与苍山相映照,共同铸就了世代大理人民的共同生活场域和历史文化空间,“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是这一生境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洱海污染历程及水质变化
造成洱海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的增长、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奶牛等养殖业的扩展,传统工业的未转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等都是造成洱海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叠加造成了洱海从轻微污染(1985年以前)到急剧污染(1985年至1994年)再到加速污染(1994年至2015年)的转变,随着洱海保护治理措施的大力开展,2015年开始污染得到了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水质也经历了从好到坏再到好的过程。
1992~1998年,洱海水质总体处于Ⅱ类,1999年之后由于总磷和总氮超标,水质下降为Ⅲ类,之后水质在Ⅱ类和Ⅲ类之间波动性变化。2008年为Ⅱ类,2009年又下降为Ⅲ类,2014年变为Ⅱ类,2015年、2016年均为Ⅲ类,2017年以后水质逐渐好转,2017年有6个月洱海水质综合类别达到Ⅱ类,2018年洱海水质7个月达到Ⅱ类,5个月达到Ⅲ类,水质类别总体好于2015年,入湖河道的总磷、总氮污染负荷相比2017年有大幅度削减。2018年全年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2019年,水质类别为Ⅲ类,化学需氧量超标,总磷已由Ⅲ类好转为Ⅱ类。2020年里,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整个“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曾经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海西46公里段已投入运行,成为大理“新地标”,吸引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2021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洱海水质8个月达到Ⅱ类,全年综合评价类别为Ⅱ类。据上海交通大学观测到的数据显示洱海入湖污染负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减,总氮、总磷已经差不多削减了一半。洱海从富营养化初期状态恢复至中营养状态,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形成了湖泊治理的洱海案例。
二、洱海保护治理的措施
洱海水质的变化与污染物的改变有关,也与采取的相关治理保护措施有关。随着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洱海周边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加之农业面源污染、周边民众生活用水污染等原因,洱海水质出现了明显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的贫营养状态到90年代变成中营养状态,再到如今已经变成富营养状态。1996年、2003年、2013年洱海大面积爆发了蓝藻,尤其以2003年水质恶化最为严重,全年有三个月水质下降到Ⅳ类标准。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大理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洱海进行治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双取消”“三禁”“三退三还”“六大工程”“百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2333行动计划”等措施。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理时作出“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理州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并制定了全面抓实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的“七大行动”和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的“八大攻坚战”。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理洱海实践
随着“壮士断腕”般的洱海保护治理措施的开展,洱海水质连年向好,环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洱海保护治理成效得到了多方肯定,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入选全国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形成了洱海保护治理的经验。洱海的保护治理可以作为湖泊保护的样板,也可以为解决其他环境问题提供路径参考。
(一)洱海保护治理从应急性抢救向全流域系统科学保护治理转变
在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到云南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后,大理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生态环境部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结合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实际,开展了“六大工程”“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等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始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举全州之力开启了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之路。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洱海水质不断改善,2021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为“优”,洱海连续两年实现水质评价为“优”。随着洱海水质的趋稳向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从抢救性向恢复性转变。为了洱海保护治理效果的可持续,大理州对农业、工业、旅游业进行调整、转移、升级,使流域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洱海流域转型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以高质量发展助推洱海高水平保护的模式形成。
(二)实施长期、深度、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大理州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洱海流域系统性着眼,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开展“七大行动”,实施“八大攻坚战”,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土地流转、“三禁四推”等工作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把水泥厂等污染企业从洱海流域转移出去,引进和发展绿色铝、再生硅等绿色企业实现工业的做强做大;通过洱海生态廊道的修建,对沿湖客栈进行升级、改建等方式对旅游进行转型升级,把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从对农业的结构调整到工业的转移,再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洱海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生态之治”的转变,也实现了从短期向长期、从单一向综合、从浅层向深层、从定点向全面的治理转变。
(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大理州以生态环境保护、洱海保护治理作为重点,对流域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采取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实施沿湖生态搬迁、关停洱海流域非煤矿山、搬迁流域内的水泥厂等一系列断然措施,开创“湖进人退”的历史先河;科学合理布局和优化洱海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健全洱海流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三生共赢”的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聚焦高原特色产业、文旅产业、大健康产业的优势,形成“三产融合”的发展态势。
随着洱海水质的不断变好,大理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探索出一条以洱海保护为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的绿色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得到践行,人民享受着生态福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乐竞体育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 刘兵)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