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小军:把握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几个重大问题

时间:2020/11/17 17:54:40|点击数:

  “十四五”位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五年将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中国也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末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间节点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主要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的第一阶段任务,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系统谋划,对“十四五”如何开好头起好步进行了战略部署。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建议》主要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中国将向何处去”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世界经济将延续分化发展态势。大国力量对比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中美两国关系趋于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国际规则面临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大国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分工格局加快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可能延续变革趋势,各国协调合作与博弈竞争并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调整,能源治理体系有待完善;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传统、非传统风险挑战交织,地缘政治风险加大。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原有的全球体系和国际秩序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进入动荡和变革期,世界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世界到底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未来世界发展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和新的选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面临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机遇。面临诸多新变化和新挑战:产业结构将继续调整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升;需求结构显著变化;要素质量提升任务更加紧迫;城乡结构加速演变;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面临较大挑战;社会治理深刻变化,面临新挑战;一些领域矛盾风险相互交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临新挑战。

  在“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中国将向何处去”?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认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共同富裕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是前所未有。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将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坚定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建议》系统回答了在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如何才能强起来的问题

  从奋斗目标看,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接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到2020年,我们将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进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两步走”战略安排的起步之年,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向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战略目标前进的开局之年,是奔向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的出发之年,也是在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正式开启强起来之年。

  三、《建议》创新回答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史方位的问题

  “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基于我国发展的历史特点、时代特征,以及周期性特点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总概括。新发展阶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着崭新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特点,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分两步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认知前提和实践依据,对于“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落实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

  新发展阶段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发展的主题。“十四五”时期追求的是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等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既善于开顺风船,又勇于开顶风船,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面对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形势,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建议》深入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主题下,中国的未来到底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这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其中,创新被放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被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以双循环为战略重点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动作为,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部署,是发挥比较优势重塑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续奋斗构建的战略棋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的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它不是被动的应对和权宜之计。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国内大循环是基础是主体,参与国际循环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的必然要求,是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

  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目标。通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我们要不断优化分配结构,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建议》集中回答了我们怎样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和基本路径的问题

  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基础上,集中为我们回答了怎样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和基本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基础支撑。“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沉着冷静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定朝着既定目标任务前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一百万亿元。“十三五”时期累计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20年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既是重要战略部署,又是战略谋划,更是实践路径,旨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结合云南实际,贯彻落实好十九届五中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要坚决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动全省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要把“两个维护”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锻造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过硬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黄小军)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