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易思成:民间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傈僳族祭天古歌为例

时间:2023/9/27 15:38:47|点击数: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集体创造的口头文化遗产,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承载各民族集体记忆,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祭天,傈僳语称“武萨古”,是傈僳族历史传承最为悠久、祭祀等级最为隆重、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祭祀仪式活动。祭天古歌,就是祭天仪式中演唱的歌谣。祭天仪式由祭天司主持,并由他们吟唱祭天古歌。在古代,傈僳族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是靠口耳相传保持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各类口传史诗和歌谣据称数以百计。历经几代学者的努力,2016年,《傈僳族音节文字文献译注“祭天古歌”》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共计二十四个章节,八千余行,超过五万字,是傈僳族留存至今最重要的口传文学作品。

  不同于大多数其他民族的史诗,整部祭天古歌没有贯穿的故事线索、没有英雄人物传奇故事、文学性倾向较弱。整部“武萨古”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寻找”这一母题。为了找到某一特定用品,主人公(腊本侄和腊倮侄)必须经历一番漫长的寻找过程,其间必须翻山越岭、穿越森林。祭天古歌中的“寻找”母题及其叙事逻辑,目的在于通过口传文学的吟唱和讲述把关于树种、森林的传统知识传递给后人。而在傈僳族祭天古歌中,每当出现要寻找某种特定用具但寻而不得的艰难任务,总是由腊本侄和腊倮侄二人去完成使命,他们二人是史诗中唯一被保留了“姓名”的英雄人物。“腊本”傈僳语意为“白族”,“腊倮”意为“彝族”;腊本侄就是白族侄子,腊倮侄就是彝族侄子。艰难使命都交由两位异族侄儿去担当,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傈僳族与周边兄弟民族关系的思考。显然,在史诗中的这两位白族和彝族侄儿对傈僳人而言,是可以信任的对象、勇气和智慧的担当。

  一、彝语支各民族共同族源神话反映出共同的民族认同

  傈僳族在公元七世纪以前(唐代以前)未见文献,关于傈僳族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栗粟两姓蛮……皆乌蛮、白蛮之种族。”从文献记载、体质人类学特征、语言和氏族图腾等角度考察和分析,都可以证明傈僳族与彝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西南彝语支民族包括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等,历史上共同源自有着相似文化、语言亲缘关系的古代氐羌族群或部落集团,由于迁徙和不断地分化与融合,后来才独立发展而成为不同的单一民族。

  黄泽教授也指出,原始共同神话是云南少数民族存在着共同文化基因的主要载体和证据。天神神话及祭天仪式,已为众多学者论证为彝语支民族乃至氐羌族群特有的神话母题。而创世神话和族源神话,更是彝语支民族乃至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分量最重的部分。

  傈僳族神话《创世纪》中传说:古时,天地混沌相连。后来天降大雨,洪水泛滥,大地上的人类都淹死了,但天与地也分开了。只剩下兄妹二人,躲藏在葫芦中漂流才得以幸存。为使人类繁衍,只有兄妹成婚。兄妹成亲后生了五个孩子,第一个变成了汉族的祖先;第二个变成了傈僳族;第三个成为彝族;第四个成为了独龙族;第五个成为了怒族。

  傈僳族的创世传说和大小凉山彝族、纳西族、哈尼族以及撒尼、阿细等彝语支民族的创世神话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普遍包含了洪水神话、葫芦神话、兄妹婚等母题。神话作为文化基因的载体,本身证明着彝语支各民族自传说时代就具有密切的亲属关系,且这些民族的族源神话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表述核心:即各民族“同源共祖”,兄弟血亲,共享祖先,同出一源。

  通过创世神话和族源神话折射反映出的共同的民族认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傈僳族会选择“腊倮”和“腊本”这两个彝族和白族兄弟民族去担当神话中的“文化英雄”角色。这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在史诗语境中就已存在的民族和谐共处关系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启示,也为我们在现实语境中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来源和重要依据。

  民族同源神话的精神内核是类似“家”的伦理和秩序,说明各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了彼此友好共存和利害攸关的重要性,因此多民族同源神话也是一种关于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哲学的积极叙事。神话中的民族关系是现实民族关系的折射,“民族兄弟”的叙事方式寄托着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团结进步的美好愿望。

  二、云南少数民族区域性分布特点造就彼此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傈僳族简史》载,历史上,傈僳族远在公元八世纪以前便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广大地区,后又逐渐向云南西北部的澜沧江和怒江迁徙。今天,傈僳族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台地上,大多与汉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或小块聚居,因而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云南民族的迁徙历史造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格局,给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的多民族共同生活在相邻的地域,导致民族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缩短,关系由此亲近,成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这种现实常态很自然地反映在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叙事之中。这些神话故事既是对自身族源的解释、对周边民族的认同,也传达出生活在共同地域内的多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及对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了交流交往交融

  在傈僳族祭天古歌里,训狗养狗是腊倮侄和腊本侄完成的、弓弩是腊倮侄和腊本侄造出的、羊毛羊毡是腊倮侄和腊本侄制成的、造纸的树皮是腊倮侄和腊本侄找到的、盐是腊倮侄和腊本侄制成的、金银是腊倮侄和腊本侄制成的、洁净的水源是腊倮侄和腊本侄找到的、铜铁是腊倮侄和腊本侄冶炼的、酒是腊倮侄和腊本侄酿出的……

  《傈僳族简史》载,傈僳族在漫长的迁徙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民族如汉族、白族、彝族及纳西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傈僳族使用的许多铁质工具和生活用具大多数是从汉族、白族及纳西族地区输入的;在傈僳族《生产调》中便有从白族学犁耕的调子;傈僳族在房屋建筑技术、织麻工艺等方面也受到白族及纳西族的很多影响。

  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与神话中,还记叙了许多日常社会生活中曾经发生的各民族间技术共鉴、经济互补、生产互助等行为实践与社会活动。这些神话虽然表达的是某一民族学习其他民族的生产技术,但是实质上揭示的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技术共鉴现象和文化交流事实,传承着互助相长的团结精神,也同样表明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演进和技术发展是在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

  《布依族古歌》中有苗族、布依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修路,建设城市、街道、市场等的描述,仡佬族古歌《叙根由》中有仡佬族、汉族、苗族、彝族及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团结协作狩猎“打虎”“擒獐”“射羊”等的描述。彝族史诗《赤梅葛:俚泼古歌》也有多民族合作打虎平分虎肉的具体描述。《梅葛》中有傈僳族、汉族、彝族等多民族合作煮盐并因此聚居在一起及分工合作养蚕纺织的叙事。诸如此类,并非他们的文学想象,而是对现实社会中各民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呈现及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利互惠状态的合理展现。神话与史诗中表述的文化互嵌与当下的文化共享事实共同诠释了各民族在文化习俗上始终处于杂糅互嵌状态,揭示了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互鉴共生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傈僳族祭天古歌延伸至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与神话比较研究,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共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民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同源共生与同源共祖神话,作为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记录、共同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学,也是一种民间的历史叙事模式,凝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与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探寻其铸牢的文化路径,都不能忽略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位认知与自觉表达。

  (作者 易思成系乐竞体育民族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本文系2023年度乐竞体育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