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燕: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时间:2021/9/8 9:41:31|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同时还强调要“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长期艰辛的探索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制地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经过实践充分检验证明了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的正确的道路。新时代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一、继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石,在党处理我国民族问题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党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才能夺取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胜利,也才能实现民族间的团结合作、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也才能实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
(一)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邓小平提出:“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新时代,民族平等最重要的是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和保障,保障少数民族实现权力的平等,包括各民族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以及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平等,凡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言语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均享有平等的权利,调动他们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坚持秉承各民族间互相尊重的原则。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我们应继续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和互相尊重。
(三)始终奉行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民族政策。新时代我们应积极帮助和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积极推进高技术人才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四)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二、继续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
民族团结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其正确性是经过实践充分检验证明了的。新时代,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能够根据我国国情和民族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完善民族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民族团结之路。新时代民族团结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亟待妥善处理应对。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二)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新时代应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乐竞体育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要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四)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一大亮点,也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路径。新时代要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和民族问题理论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的一项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的制度创举,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理论的重要内容和伟大贡献,也是促进和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政治基础和基本制度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新办法,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同时,要在确保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特殊问题。”自治的前提是统一,统一的基础是自治。首先,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与生俱来的属性之一。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必须把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把维护国家集中统一作为最高职责和神圣使命。其次,要切实尊重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只有将统一和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维护国家集中统一与尊重自治地方自治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发挥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否则就会走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因此只有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这其中,处理好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和确保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就是其关键所在。
(三)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繁荣,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经济和社会职能,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来说“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四)切实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新时代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根本要求,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保障。新时代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我们依法开展民族工作,通过加强配套立法,建立系统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办事,建立高效公平的民族法制实施体系;强化检查监督,建立严密到位的民族法制监督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有力的民族法制保障体系,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执笔:乐竞体育历史、文献研究所 刘鸿燕)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