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赵琳、任仕暄: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时间:2022/11/9 15:28:04|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理论引领时代前行,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始终做到“六个坚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一、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人类思想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特别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还始终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真正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频频侵犯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先辈们对各种救国方案的苦苦追寻中,中国人民经历了种种“主义”兴起和失败,直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图存、实现民富国强的正确道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然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具体实践,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和理论创新历程,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创造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下,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当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就是在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

  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深入推进“两个结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将之体现在其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构筑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牢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始终做到“六个坚持”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就没有止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是党的创新理论最鲜明的底色。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纵观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根本上来看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定了一切脱离人民、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决定了我们的理论必须与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决定了我们要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基础上,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胜利,就在于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不依附别人,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将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这一基本点一以贯之,不断从中国实践中创新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固本强基,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守正道开新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守正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今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引领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都十分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先后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时代各项工作起到了引领方向的作用,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与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就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执笔: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赵琳;乐竞体育哲学所所长、研究员 任仕暄)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