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权 :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时间:2022/9/13 16:04:59|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回答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说服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的从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的109篇文稿,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的理论创新和创造勇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风险挑战,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战略机遇、新战略任务、新战略阶段、新战略要求、新战略环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等一系列的“中国之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通过“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重大专题,进一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上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想引领。
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引领人类社会向着光明前行、世界大变局向正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具全局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等问题,面对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等“世界之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紧紧围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涉及全球治理的重大专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大局、统筹全局、引领变局、开创新局,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变中取胜,在世界大局中开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始终引领世界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科学回答了人民之问。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面对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面对“脱贫攻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人也不能落下”等“人民之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通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科学回答了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什么样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怎样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情怀,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等等。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决心更加坚定。
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其能够永葆蓬勃生命力的根本途径。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进入新时代,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面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复杂斗争和严峻较量,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面对大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种种阻力,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时代之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世界向何方?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之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等重大专题,以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一步科学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新时代“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么走”“人类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时代课题,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开拓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不断为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最新教材。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把第一至第四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不断坚持和发展好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地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不断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乐竞体育、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 杨正权)
来源/作者:《红旗文稿》2022/17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