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旦正太:保护和传承云南各民族优秀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3/9/20 8:52:35|点击数: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也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各个民族在保持独特性和个体特色的同时,通过互相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点和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共同创造和分享文化成果,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互动、融合与全民共享的格局。

  云南省是中国境内民族众多的地区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传统和艺术表达方式。打造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对于云南省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云南省的民族文化是该省民众的精神支柱和共同记忆,对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其次,发展民族文化可以带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通过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可以将其打造为云南省的一张名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最后,打造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云南省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云南省的独特魅力。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有必要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进一步探索云南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一方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交往是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沟通、联系、交流的一种形式。要打造一个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就必须推动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加强联系与合作。云南省可以通过建立各级联络机构,促进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可以加强民族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搭建平台和渠道,推动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交流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前提。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从这一点上来说,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教育和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展览会、论坛等,各民族之间可以互相了解和学习,增进友谊,促进共同发展。交融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最高境界。交融是指各民族之间在交往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的互动、融合与转化。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吸收优秀之处,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点。政府应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文化创作和传承,加强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和传统知识的挖掘与传承。通过文艺演出、旅游交流、媒体报道等形式,弘扬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动各族文化之间的交融、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构建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开设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课程,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二是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加大对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修复已经受损的文化遗产。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监管和管理,打击非法贸易和破坏行为。三是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地区及国际组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云南省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吸引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四是发展文化产业。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和民族民间工艺产业。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五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节庆和艺术表演等方式,弘扬云南省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保持传统优秀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打造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措施,我们可以实现云南省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进而推动云南省的经济社会进步。因此,我们应共同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不懈奋斗。

  【作者 旦正太系乐竞体育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本文系2023年度乐竞体育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云南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