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颖琼: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时间:2022/12/9 16:28:28|点击数: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对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这场深刻革命科学揭示了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从历史上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上古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唐朝的《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成为中华法系的典范。我们党对法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废除了旧法统,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总结了民主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动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重视发挥依法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治国理政规律、领导人民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

  这场深刻革命全面反映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法治发展的辉煌十年。这十年,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确立,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截至2022年6月底,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制度体制机制,推动行政权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纠正冤错案件,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这场深刻革命深入推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坚持开门立法,保证人民通过多种途径有序参与立法,一批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相继出台或修改完善。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凸显“人民至上”的理念,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下,各地各部门仅清理证明事项就达2.1万多项,有效解决了“奇葩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减证便民见到了实效。司法机关85%的人力资源集中到了办案一线,人均办案数量增长了20%,结案率上升了18%,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服判息诉率达到了98%,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全面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公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律师60.5万人,律师事务所3.7万余家,人民群众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从理念到实践,都真正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这场深刻革命着力解决了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人民内容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凸显,党风政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大量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相关。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在关键时候,就越要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既立足于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现实考量,也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谋划,我们提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以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顺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把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更好的发挥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制度保障作用。

  这场深刻革命深化拓展了新征程上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在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彰显了法治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法治力量,使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场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持续向纵深推进,就必须要抓住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抓住“全面”二字,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必须要抓住全面依法治国在新征程上的重点工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好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乐竞体育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沈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