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5个方面来看云南70年的历史巨变。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云南日报供图
第一个词是“进步”。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地方,经过70年的努力奋斗,全省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从1949年不足10亿元(8.93亿元),到1995年突破千亿元,再到2012年突破万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每年跨上一个千亿元台阶,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7881.12亿元、37136元,分别是1949年的2002倍和663倍。
第二个词是“转型”。产业方面,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0∶11∶19调整为2018年的14.0∶38.9∶47.1。特别是这两年,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启动建设“数字云南”,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体系也更加健全。城乡发展方面,实现了由农村农耕社会为主向城镇化进程提速、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4.86%提高到2018年的47.81%,形成了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的城镇群形态。
第三个词是“团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空前发展,民族团结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始终秉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理念,不断加大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四个词是“富裕”。70年来,云南从解决温饱成问题到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50年的123.5元、58.6元提高到2018年的33488元、10768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8.1%下降到2018年的27.95%。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000多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第五个词是“美丽”。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云南也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18年,省委、省政府围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启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响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4.7万辆黄标车全部淘汰,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9%;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九大高原湖泊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完成营造林82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33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3%;全省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4.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深入推进,88%的自然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集处理,完成40.9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
云南的山。云南日报供图
随着六大水系和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修复治理工程,美丽县城、美丽公路、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云南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
财政收入逐年提高,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1950年3月,从旧政府接管过来的云南财政,国库亏空如洗,仅有1200吨大米,还背着133.3万银元的债务。新中国成立后,云南重新建立财税秩序,统一税收和各种财政制度,1950年全省财政收入只有0.7亿元,此后一段时期,云南财政同国民经济一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到1978年,全省财政收入仅为11.76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经济工作方针,通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云南财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以来,财政总收入进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时期。特别是从2003年起,连续跨上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1000亿元和1300亿元六个台阶。
201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719.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5312.96倍,年均增长13.4%。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94.35亿元,比1950年增长2848.1倍。全省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50年的7.3%,提高到2018年的20.8%。地方财政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950年的0.2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075.03亿元,增长2.3万倍。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社会保障支出、教育和科研支出、生态保护等支出增长不断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新中国建立初期,云南和全国一样,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增加社会投资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恢复重建。
195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仅为0.07亿元,到1978年也仅为15.04亿元,远远满足不了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立足省情,集中有限财力,依托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结合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营造投资环境,吸引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连续迈上新台阶。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15.04亿元到1992年突破100亿元大关用了14年时间,从1997年的500亿元到2003年迈上1000亿元台阶用了6年时间,而从1000亿元到2006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用了3年时间,从2000亿元到2008年的3000亿元用了2年时间,从3000亿元到2014年突破一万亿元只用了6年时间。1951-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8%,经济发展后劲不断提高。
怒江州独龙江乡孔当村新村全貌。云南日报供图
扶贫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扶贫历程从救济型、区域开发型到精准扶贫型的深刻转变,扶贫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三次确定调整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减贫成果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着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成效卓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显著改善,云岭大地同全国一道砥砺奋进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以前住户调查数据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此间,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实现快速增长。195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6元,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95元,比1957年累计增长144.4倍,年均增长8.5%。195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3元,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达到7377元,比1957年累计增长121.9倍,年均增长8.2%。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十八大以来,云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从2012年804万人减少到2018年179万人,累计减贫625万人,年均减贫10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1.7%,持续下降到2018年4.8%,累计下降16.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5元,是2012年的2.0倍,年均增长12.4%。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农村平均增速。
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消费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云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77元,比2012年(3762元)增加3915元,年均增长12.6%;比全省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0.4%高2.2个百分点。
云南粮食畜牧业生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理念。云南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 实现了粮食生产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肉类生产从不能自给到自给有余并大量外调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实现了从饥饿到吃饱再到吃好的生活变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1957年云南粮食产量634.5万吨,比1949年的374万吨,增长69.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省粮食总产量不断创下历史新纪录,1984年粮食生产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5万吨,成功解决了一直制约云南农村发展中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200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了1500万吨大关, 2013年突破1700万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60.54万吨,是1949年的374万吨的4.9倍,年均增幅达2.3%。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主要以家庭散养生猪为主,1949年云南生猪存栏272.48万头,羊存栏205.11万只。建国后经过28年发展,到1977年全省生猪存栏为1229.5万头,是1949年的4.5倍,羊存栏为680.19万只,是1949年的3.3倍,为云南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以种畜、种禽为先导的畜牧科技普及应用,云南在畜牧业生产上,坚持稳定完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注重经济效益,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到1989年生猪存栏突破2000万头,2018年生猪存栏达到3055.53万头,是1949年11.2倍;羊存栏1268.85 万只,是1949年的6.2倍,牛存栏811.9万头,是1978年的1.5倍。
1971年云南肉类总产量22.13万吨,1984年突破50万吨,1993、2005、2014三年分别突破1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2018年达到426万吨,是1971年的19倍。
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成绩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云南资源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全省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成绩辉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工业产品主要为钢铁、原煤、电力、水泥等生产资料及糖、卷烟、盐、面纱、火柴等简单的生活资料。1970年,在全省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达到50.9%,占比首次过半。到1978年,全省工业产值进一步提升,云南已经初步积累建立了一批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煤炭、烟草、制糖等具有“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基地,工业体系雏形基本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云南工业也迈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随着云南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工业品价格管制逐步放开,工业品价格不断波动上涨,带动工业产值和企业效益不断增加。
从云南PPI的走势来看,1991年以来,云南PPI经历了六个阶段:1991-1997年,指数大幅波动;1998-2002年,震荡下行;2003-2008年,指数平稳上行;2009-2011年,再次出现大幅波动;2012-2016年,持续低迷,;2017年至今,触底回升,开始复苏进入上行通道。总体来看,云南PPI与全国运行走势高度吻合,同步共振,各阶段运行特点基本一致,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全省工业品市场开放程度高,云南经济受全国市场经济形势影响明显。
云南工业历史悠久,立足丰富的资源,“铜都”会泽、东川,“锡都”个旧,一直是重要铸币材料铜、锡的重要供应中心;1910年建成的石龙坝水电站是全国第一个水电站;烟草行业则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保持全国产量第一、效益第一、技术装备水平第一。
数据显示:1949年,云南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仅11.11亿元,其中:农业生产值9.26亿元,工业产值1.85亿元,占16.7%。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云南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1978年达到55.43亿元,为1949年总产值的29.96倍;201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4483.96亿元,为1978年的214.44倍。从结构上看,2004年以前,云南轻重工业产值相近,交替上升,从2004年开始,重工业产值占比接近达到2/3,开始主导云南工业经济。从2013年开始,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的影响,轻工业占比开始回升,工业结构更为优化。
近年来,全省食品类加工制造产业、医药制造业及文体、娱乐用品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拉动云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随着全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战略牌的逐步实施,未来云南将有望形成乐竞体育的工业支柱产业。立足清洁能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水电及新能源产业,扩展省内外及境外电力市场,在省内应依托水电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把我省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依托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高端的“可追溯”种养殖业,延长产业链,打造云南特色的绿色食品牌大有可为。通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方式,针对市场需求,发挥云南生物多样性优势,从种养加工到研发生产,规模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云南的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云南交通设施发展迅速。云南日报供图
交通设施发展迅速,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建国初期,全省交通十分落后,人背马驮是常用的货运方式。1949年,全省公路里程仅有278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656公里,1978年,全省公路里程41816公里,比1949年增长15倍,铁路营运里程1705公里,较1979年增长1.6倍。
2018年,全省公路里程提高到24.88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89倍,期间,云南在1997年建成第一条里程45公里的高速公路后,截止到2018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5184公里,增长114.2倍;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3848公里,增长4.9倍,2016年12月,沪昆高速铁路贵昆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沪昆高速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目前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1026公里,城市交通步入地铁时代,民航机场达15个;民用汽车拥有量从1949年的0.25万辆增加到2018年的678.91万辆,增长了2714.64倍,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从无到2018年的622.09万辆,城乡居民每百户分别拥有家用汽车53、25辆;货物周转量从1950年的0.75亿吨公里增长到2018年的1943.86亿吨公里,增长了2590.81倍;旅客周转量从1950年的1.11亿人公里增长到2018年的597.05亿人公里,增长了536.88倍。
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信息通信体系加快构建
建国初期,云南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邮路总长度仅为2.25万公里,邮电局所614处。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后来居上。
2018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2567.46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0.4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477.03亿元;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449.98万件,包裹业务39.79万件,快递业务量33999.1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7.14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75.2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29.3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45.8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30.61万户,年末达到4659.0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84.22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3375.48万户。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4934.2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04.7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至5.7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6.47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19.43万户,比上年增加206.85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003.92万户(含无线上网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增加323.45万户。
能源保障能力日益增强,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70年来,云南依托自身独特的能源优势,不仅保障了全省能源的供给,还将能源产业作为了全省的支柱产业。
1949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只有17.5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为19.00万吨标准煤,缺口较大,且能源生产中,原煤生产比重达90.3%,水电生产仅为9.7%,远远满足不了全省需求。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努力,全省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2017年全省能源生产达到12410.04万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708倍,其中煤炭生产比重为23.12%,一次电生产比重为75.64%,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同期,能源消费为11090.97万吨标准煤,能源保障日益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生产比重持续上升,2018年末,全省统调发电装机容量9340.7万千瓦,较1978年增长70.6倍。